
互聯(lián)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之網絡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行為





流量這一詞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認識,而流量對于一個網站來說,就如同收視率對于傳統(tǒng)電視的意義一樣,是很多投資者衡量商業(yè)類網站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會出現網絡流量劫持這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網絡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有哪些呢?接下來和公司寶小編一起來進行詳細了解吧!
互聯(lián)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之網絡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行為
流量,通常稱為點擊量、瀏覽量,是衡量網站和網頁的核心指標。流量對網站的意義,就像收視率對傳統(tǒng)電視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投資者衡量商業(yè)網站表現的重要尺度之一。正是流量的高度商業(yè)價值,決定了其必然成為各大網站爭奪的對象。
流量劫持行為,即劫持點擊量的行為。網絡用戶訪問某網站的過程一般包括如下環(huán)節(jié):用戶發(fā)出訪問請求、到達某網站服務器、服務器返回訪問請求給用戶、最終網站獲得流量、用戶獲得訪問結果。這個完整的過程由用戶所在的客戶端、運營商轉發(fā)網絡和DNS服務器完成,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均可能發(fā)生劫持被訪問網站流量的行為,即客戶端劫持、DNS劫持和運營商劫持。
客戶端也稱用戶端,指和服務器相對應、為客戶提供本地服務的程序,如瀏覽器、安全軟件等,都是常見的客戶端??蛻舳私俪种饕憩F為通過惡意插件木馬病毒或正常軟件的惡意功能來實施兩種行為:劫持用戶對網站的正常訪問在用戶正常訪問網站時彈出各種廣告或信息。
運營商劫持,主要指電信、網通等基礎電信服務商及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商利用其負責基礎網絡設施運營、網絡數據傳輸、網絡數據接入等便利,將用戶訪問第三方網站的流量劫持到己方或己方指定的網站,或在第三方網站頁面彈出已方或己方指定的廣告或其他信息。此類行為不但無償利用了第三方網站的流量、亦會導致用戶產生混淆,誤認為推送廣告、信息或有意誤導用戶的行為是第三方網站所為,嚴重影響了第三方網站的運營和用戶評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0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中有一起典型案例,即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訴中國聯(lián)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中國聯(lián)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青島奧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該案中,被告采取技術手段劫持流量,導致使用其接人服務的網絡用戶在登錄原告網站進行關鍵詞搜索時,在正常搜索結果顯示前強行彈出其指定的廣告頁面。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分別通過兩審判決,認定原告、被告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且被告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第二條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
客戶端干擾行為,即客戶端軟件利用其優(yōu)勢地位,修改、攔截、屏蔽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多見于安全軟件服務領域,包括利用自身的客戶端軟件攻擊競爭對手的客戶端軟件,致使對方軟件無法下載、安裝或者正常使用等。在“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訴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軟件(北京)有限公司案”中,被告通過其瀏覽器捆綁網址導航站,在原告的搜索框中插人被告設置的搜索提示詞,導致用戶通過搜索提示詞無法正常訪問原告的網站,而是被引導至被告的影視、游戲等網站頻道中。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中認定:“被告行為屬明顯的搭便車行為,不僅不正當地獲取了相關利益,亦有可能因為引導用戶更多地訪問與其搜索目的完全不同的頁面,從而挫傷用戶繼續(xù)使用原告服務的積極性,或使用戶對原告服務產生負面評價?!庇纱丝梢?,客戶端干擾的流量劫持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好了,關于“互聯(lián)網領域的不正當競爭之網絡流量劫持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相關內容,公司寶小編就介紹完了,如果需要辦理互聯(lián)網經營性資質許可證ICP、EDI、ISP等資質許可證的,或者還有其他需要進行了解的,歡迎聯(lián)系公司寶在線客服,或者直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進行一對一專業(yè)咨詢!我們會有專業(yè)的團隊,給您進行最快速的業(yè)務辦理。
相關推薦: